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阳光检务
黔东南州检察院召开“强化责任担当 推进生态治理 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推进美丽黔东南建设”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08-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文 | 欧莉

图 | 文涛




8月15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黔东南州检察院召开“强化责任担当,推进生态治理,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推进美丽黔东南建设”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州检察机关五年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情况。黔东南州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陆昌兴出席发布会并通报有关情况,黔东南州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茜主持新闻发布会。



陆昌兴在通报时指出,五年来,黔东南州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职责,坚定不移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五年来,受理审查逮捕环境资源犯罪案件459件726人,批准逮捕176件267人;受理审查起诉2276件3681人,提起公诉967件1568人。


陆昌兴介绍,全州检察机关紧盯问题不松手、充分履职不懈怠,着力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履职助推生态文明司法保护、服务美丽黔东南建设。



一是坚持严的基调,依法打击
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五年来,受理审查起诉滥伐林木犯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非法狩猎犯罪、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犯罪案件持续下降,其中2023年较2020年分别下降37.5%、34.6%、50%、37.3%,打击犯罪成效明显。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映的黄平县某铝土矿生态破坏问题,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3人,重拳整治生态环境领域不正之风。


二是强化公益保护,发挥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职能

忠实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五年来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280件,办理民事公益诉讼372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67件,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99%,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针对诉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坚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提起诉讼28件,100%得到法院裁判支持。



三是深化治理效能,探索生态环保修复性司法新模式

创新“专业化办案+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五年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补植复绿、林木养护、公益巡山等活动156次,督促落实补植复绿3.6万株,增殖放流鱼苗210余万尾。创新开展“检察蓝助力碳汇绿”生态修复专项工作,推动购买碳汇4216吨,认购金额203.8万余元。联合贵州大学在剑河县检察院建立全国首个校检合办的碳汇司法研究基地——“贵州大学·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碳汇司法实践教育基地”,自基地成立以来,就林业碳汇等相关问题开展鉴定评估31次,联合黔东南州人民法院、林业部门共建“补植复绿”生态修复基地12个。



四是推动多方联动,构建生态环境全方位保护大格局

积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模式,强化与司法部门、行政机关沟通协作,推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暂行规定》有效落实,实现环资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健全“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邀请82名行政机关专业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98名社会人士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支持和监督检察机关开展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深化跨区域生态协作,与黔南、铜仁、湖南怀化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监督协作机制,成立生态检察联盟,工作成效获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肯定。



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贵州民族报、贵阳晚报、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记者和州检察院有关部门人员参加新闻发布会。










12309中国检察网
检察听证网
案件系信息公开
州检察院院内环境
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领导、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介绍
主要职能及机构设置
检察工作报告
检察新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金山大道95号 电话:0855-8536571 邮编:350011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