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读书活动
读余秋雨《黔东南行纪——鼓楼》体会
时间:2017-11-15  作者:赖瑞宇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其实以前并不太喜欢读余秋雨的书。大抵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的缘故,读他的行纪,随行其文字的脚步总有跟不上的感觉。有时引用的历史故事、人物都不熟悉,难以融入他的旅程意境之中,所以干脆放下。2007年余秋雨先生来到黔东南,我偶尔在朋友那里读了他的《黔东南行纪》一书,这次写的是身边景、熟悉的人,但在他的文章里竟然有格外不同的景象,让我耳目一新,心向往之。

  于是,我慕名去肇兴看鼓楼。

  鼓楼,我并不陌生。小时候随着教书的父母在侗寨渡过几年童年时光。侗寨均有鼓楼,学校所在的寨子叫宰门,宰门的鼓楼也最常经过的。除了楼檐瓦边上有一点白色外,鼓楼通体全黑,一层就是个火堂,光线很暗,常有些老人坐在里面,鼓楼出去就是一座年迈的风雨桥,也是黑压压的色调,毫不浪漫。我对这鼓楼一直有种恐惧感,不论是黑暗的火堂,还是摇晃的桥面,或是桥下摆放着的棺木,全都煞是吓人,于是每每路过都要踮着脚飞快的跑过。

  到了肇兴后,我发现他们的鼓楼一样的朴实,简单的色调,凝重的感觉。可是却能明显感受到某种欢乐感。我走完肇兴的几个鼓楼,发现了欢乐的所在,那是年幼时不能懂得的东西。鼓楼的欢乐来自身边的侗族人。侗家的人房子围着鼓楼而建,侗家的日常生活起居就围绕在鼓楼身边。看那鼓楼脚下涌流的井水,水边浣衣洗菜的大姑小娘们或轻声细语或喧哗大笑,井水汇流到小河边水车也“咿呀呀”的哼唱,嬉水的孩童吓跑觅食的鸭鹅,悠扬的芦笙和天籁般的侗歌都要在鼓楼身边唱响,黄昏时袅袅的炊烟给鼓楼送来人间的饭菜香。于是这样,鼓楼就活了,他被赋予了生命,与身边的人同喜同悲。凝重的黑色外表凝聚着多少经风历雨的愁苦记忆,弯弯翘起的檐角是承载了千百年的苦难而又不屈向上的信念,挺拔着身姿是对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和眺望。余秋雨先生说的好:“静静地长在侗寨的鼓楼,连着侗家人的生命本体。”“有鼓楼就会内心安祥,有鼓楼就会心生喜悦。”

  于是,我又想起了一些为了美化城市所建的鼓楼,建设者也许不知道鼓楼并不是一体单独存在,而是要与侗家人相依存。作为楼鼓却没有听过歌唱,没有人对它敬仰,它们该多么寂寥,存在于格格不入的城市,它们无所适从。有时晚归,白日里川流不息的公路也变得寂静无声,鼓楼们分坐在几个荒芜的山头,尽管有华丽的外表和绚烂的灯光,却与晚归的我一样眨着惺忪的眼睛,疲惫不已。

12309中国检察网
检察听证网
案件系信息公开
州检察院院内环境
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领导、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介绍
主要职能及机构设置
检察工作报告
检察新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金山大道95号 电话:0855-8536571 邮编:350011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